•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浅谈农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8-19 阅读数:508

何安妮

摘 要 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国家以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方式表示对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高度重视,但事实上,国家政策的推行并没能如期望般进行,若要与地面接轨,还需一番长途跋涉。本文就“如何缩小教育现代化与实际地方教学差距”为主线,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新时代下“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上创新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 中职语文 移动设备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两项政策的部署,“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建设,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对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做了具体的阐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也明确表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由此可见,国家对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然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没有带来期望中的教育变革呢?西北师范大学宋岭2017年3月发表的《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形成与突破》一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自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医疗、军事和文化产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生产力。但唯独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不显著,信息技术之于教育,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更没有给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乔布斯之问,这敲响了教育何以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最后‘堡垒的警钟。”而就我所任教的农村中职学校而言,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影响与渗透几乎仅体现为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代替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板书模式。

因此,如何让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预期效果同实际教育变革效果形成正比,同步接轨,已成为奋进新时代下每位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在农村中职学校。地理位置、教学观念、师资力量、信息技术设备配套等,一切都处于国家关注、资金政策易忽略的边缘地区,“偏僻、落后、薄弱、不到位”九个字已诠释这一难题的难解,想破解这一难题就难上加难。在理清众多阻碍的元素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与学校几名年轻教师利用申报市级课题的机会,在学校进行初步大胆的尝试。

1借助移动设备(指智能手机、机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激活语文课堂灵性的可能性

本学期在进行语文教学上,我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模式,在课前借助“蓝墨云班课”软件,召集学生进入学习系统,发布课程准备内容,让学生将自己的收集实时发布到群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课上,借助“蓝墨云班课”软件上的互动操作及任务发布程序,循序渐进地推出课程中需要学生认知的内容,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个人抢答中快乐地思考、讨论、吸收、掌握教学内容;课下,在“蓝墨云班课”软件中发布后续任务,让学生们不仅重温课上学习的重点,同时借助课后拓展,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温故知新。

一学期下来,学习效果是显著的。很多学生反馈说,在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他们改变了手机仅是娱乐的认知,懂得了借助手机做有意义的事情;一些对语文“不感冒”的学生,也因为有了其他同学的带动及各种刺激其注意的课堂行为,让他们渐渐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或多或少也跟着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一些本身语文素养比较好的同学更是欣喜地告诉我,他们不仅获得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也在不断地表达及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上台胆识。

2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进行语文教学尝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以下简称“计基”)是中职学生必修公共课之一,借助计基课程的直观性,使原本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作品,从而激发、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和兴趣度。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生动的文学作品及诗篇,总有部分枯燥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学生对此总是兴致缺缺,而这些内容,恰恰却是学生离校上岗所需要具备的常识——那便是各类文案、信件、公告、策划的格式及编写。在进行语文文书类内容教学时,我将此类内容变成情境,设计成任务,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情境,运用计基课程中Word、Excel、Power Point三种办公软件,将静态的文字通过计基软件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变成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样式。这样,学生在软件设计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巩固了语文知识点,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语文素材,学生对基本辦公软件的使用也愈加成熟。这对学生习得来说,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对于农村中职学校,教学新尝试是否值得肯定并推广,就目前的评价标准而言,首要标准应是学生的实用性。经过一学期的引导,在期末考核中,学生们相较于开学前的木讷及词穷,个人表达及知识应用效果的提高情况还是很显著的。应该说,教学新思路还是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但就农村中职学校的现实制约而言,想要真正收到预期效果甚至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去解决的:一是学校领导、老师、家长的观念转变,一是对信息技术工具恰当使用的揣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03-13.

[2] 宋岭.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形成与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