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君子观

发布时间:2019-10-04 阅读数:578

高哈尔·吾斯汗

摘 要 君子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中,伴随着文化的演变非但不曾失传或弱化,相反更加丰富与立体,成为中华民族广泛接受和奉行的价值判断。它作为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伦理哲学,在词义的衍生和文化的形成上,都得益于孔子的伟大贡献。君子文化的根基可以说是从《论语》开始,其核心目标就是教育人成为君子,也因此充分、全方位地认识孔子的君子观,对理解君子文化的内涵和演变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君子 君子文化 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做人原则。“做人做君子”历来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君子文化在数千年的时代变迁中非但没有失传,更如冻土下的暖流、岩石边的野草默默而顽强的延伸和生长。绵延数千年地传承下来,且在历朝历代都被广泛地信奉,深居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在当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论语》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两千多年以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放在当代仍然起到精神的引领和楷模作用,而“君子”文化便是其中的一个文化魁宝。

1《论语》里“君子”一词的含义及其演变

“君子”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在先秦的文献中“君子”和“礼”这两个词出现的次数较多,这也说明在当时“君子”和“礼”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西周“君子”这个词已开始流行,主要是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以此来彰显高贵的身份,可以说是一种阶级称谓,指的是身居要位的男子。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儒家学说时,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和贡献,即把“君子”从古代专指“有位者的词义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有德者”的新义。尽管《论语》中所谈论的“君子”,有些語境下仍然专指|有位者,但总体倾向却是对“有德者”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和描述。如:“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子张》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以上这两句里面的“君子”,虽然说的就是身居要位的人,即君王将相,属于第一个词义。但在指“有位者”的同时,孔子对着一个群体提出了道德上的要求,它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官衔称谓语,而是合二义与一体。从此“君子”一词的含义更加丰富和立体,“君子文化”也开始成为一个独特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追求,起航并逐渐深植人心。

2孔子对“君子”的界定

“君子”一词在《论语》里出现次数高达107次,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核心概念。冯友兰曾说,孔子一辈子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最突出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就是为人的生存寻求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孔子从不同方面对君子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及行为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规范。如果说孔子一生的核心思想是探求如何安身立命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寻求的最终结果是给后人留下了做人做君子的精神财富。

2.1君子是勤学好问之人

《论语》虽不是章章皆讲君子,但是每篇必将君子,而且有的篇会很集中的讲到君子,从第一篇学而第一章“学而时习之”开篇,到最后一篇尧曰最后一章:“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谓《论语》以君子开篇,以君子收尾,这或许是孔子门人弟子在编书《论语时的有意安排,或许仅仅是一个巧合。这样一部君子之书贯穿首尾的概念除了“君子”这个词以外,还有一个词,那就是学习。学习在孔子心中是头等大事,《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这件事,也贯穿了孔子本人的一生。孔子常常以自己为例来谈论学习,比如,“吾十有五志于学”,其他如,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十室之岜,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五十岁在孔子的年代可以说早已晚年了,但他仍然惦记着学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是一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孔子以不幸短命的颜回为例,好学应该是“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又以自己为例:“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一再讲好学至于学习的好处和用处,他未直接讲,倒是很严肃地对子路讲了不好学的坏处,“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用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在他看来,人不好学,对仁、知、信、直、勇、刚等品质会有损害。

2.2君子是艰苦朴素之人

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自己悉心设计的“君子”,孔子睿智地在《论语》里采取阐释、比较、列举和排除等方法来向门人弟子解释君子的标准。在《论语·学而》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孔子眼里君子应该是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碰到有道的人就去他那里学习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君子患忧的首先是自身道德是否完善,而不在于贫富利达的人生境遇。在儒家思想中,人的存在价值与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不可分割的。君子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始终将道德完善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根基和目标,并将这种追求和实践作为人生理想,贯穿于社会行为过程中。在这里,孔子用正面阐述的方法向弟子解释了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君子”,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安于清贫,对物质的欲求淡薄,而在做学问、做事上的勤勉者。这与“君子”一词最早的词意,即安逸享乐的统治者或贵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认为“君子”应简朴吃苦这一理念,我们可以从他对颜回的称赞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颜回是孔子最寄予厚望和钟爱的弟子,孔子就曾夸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重复两次的“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极度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惊叹之余无比赞赏的,能抵得住物质的诱惑,撇开生活的安逸享乐是何等的不易,需要何等的坚强立场,孔子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3君子是恒信之人

“圣人,五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在这句话里孔子通过比较排除法对弟子们把他奉为“圣人”的做法予以了否定。他说在这个世界上,要说我能见到多少圣人,那我见不着;我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 要说我能见到多少善人,我也没见到;我能见到恒定如常保持好品德的人就很不错了。

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呢?孔子对“君子”有这样一个界定,“现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你要做什么事儿,先把这个事认真做了,让言论跟在后面出来,而不要先说后做,这就是君子了。圣人是博施与民能及众、即仁切且知的最高境界,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孔子对“圣人”与“君子”客观辩证地区分看待,在如今仍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界定的另一个标准,即恒定如常的保持好品德,这种恒常之心,其实应当是一个人立于当时的基本依托。孔子说“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本来自个儿什么也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是空虚的,却要偏偏装出饱满富足的样子;本来很困顿,却装作很奢华,这样的人是难以保持始终如一的,也就不会有好品德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提出了一个比诚信更简单的标准就是能够有恒,用如今的话说是否就是拥有一颗诚实的平常心呢?孔子在这里告诫,一个人要能够让自己有一个恒常之心,不轻易改变,是对自己的诚意,做到这一点,才能百丈对别人的信义,才不至于常常陷于迷惑之中从而丢失别人的信赖。

2.4君子是心胸宽广之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在这里,孔子用对比的方法对君子应具备的另一种道德品质给出了界定。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而小人心里因为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因而外貌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总是一副坐立不定的样子。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合的氛围,能充分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同时又保持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盲目附和;而小人表面上看似和大家意见一致,实际上会干些破坏团结,破坏大局的事情。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而小人却恰恰相反。从以上三句孔子的话,我们不难看出,要让一个人按照孔子所说的去践行为人处世,那么,胸襟狭窄,见利忘义的人无论如何也是办不到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5君子是独立思考之人

君子不仅好学,而且要深思,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君子究竟应思考些什么?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通过孔子的這些言论,我们可以知道,君子不仅要好学,而且要深思,不可人云亦云。此外,君子还是有道义之人,有责任敢担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说君子与人交往讲团结,不会搞“小集团”耍阴谋诡计。这种团结尽显君子的为人和善,道出了君子的另一清新的一面。

3君子文化的当代意义

君子文化的道德形成,与儒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干,鲜明地指出了人生在世,要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要承担社会发展的现实责任。这一正确而崇高的人生目的和远大而光辉的理想追求,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和追求,它所推崇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成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绵延数千年的传承下来,规范和调整着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准绳,在视野、心态、作风、格局等方面,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张述存.论君子文化及其当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6(06).

[2] 傅荣昌.“君子”历史演变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1999(02).

[3] 黎红蕾.“位”与“德”之间——从《周易·解卦》看孔子“君子小人”说的纠结[J].孔子研究,2012(01).

[4] 余秋雨.君子之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