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机械类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29 阅读数:766

王华 韩兴华 张辉 付贺伟 岳学庆

摘 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液压和气动》为例,介绍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这种方式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师也倍感轻松,通过高效的师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对分课堂 蓝墨云班课 机械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课程数量多、专业性强、针对性广。机械类专业不仅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模具、数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往往还包括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等近机类专业。上述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工程材料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8-lO门主干课程;二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内容桔燥、难懂,如《机械制图》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三是实践性强。专业课程中工作原理、结构、工艺等内容较多,且实验、实践及实习均有较高要求。这对缺乏生产经验积累的高职生来说,感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厌学现象较为严重。然而,这种现象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网络环境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即时反馈教学互动的客户端App,以帮助老师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效率,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学习为目的,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年提出的一种授课模式,其理念核心是把课堂时间对半切分,一半给教师讲授,一半给学生讨论。对分课堂的结构是讲授、吸收和讨论,讲授即讲解内容框架和重点难点;吸收是指课外写读书笔记,消化老师所讲内容,不会的问题自己查资料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过程;讨论即四人一小组讨论各自的收获及疑惑。对分课堂由五个关键环节组成: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老师所要做的就是两头:讲授、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环节。本文以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为例,实践与探索了蓝墨云班课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1教学实践

《液压与气动》开设在高职机械专业第二学期,共68个课时,一个班级,29人。下面以开学前三次课为例来说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对分课堂实践。

开学第一次课的第一小节,先让同学们下载了蓝墨云班课的APP,告知邀请码,并运用几个活动熟悉熟悉这个新朋友;第二小节,以液压千斤顶为例,介绍了液压系统的组成,为第二次课做准备。布置作业,让同学们课下看书消化后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写成条目的形式,也可以写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最后写明“亮考帮”。

亮——亮闪闪,即学过本节内容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知识点;

考——考考你,即出一道题考考大家;

帮——帮帮我,即学完本节内容后还不明白的知识点。

第二次课的第一小节,同学们以读书笔记为依托,四人一小组,先进行15分钟的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亮考帮”。结束后,全班交流,每一组亮出各自的“亮考帮”。如果谁的亮点足够“亮”,还会得到同学们的喝彩;如果某组的“帮帮我”得到其他同学的圆满回答,该同学便可得到经验值的奖励;如果无人能解答圆满,老师解答。第二小节,老师讲解新的知识点。

第三次课重复第二次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环节。

2教学心得

采用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也倍感轻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我感觉对分课堂有如下几点优势:

2.1老师事半功倍,摸清学情

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环节,实际上是给学生复习咀嚼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交流中巩固了知识,既不感觉孤单,学习过程也轻松愉快。在全班交流环节,老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们掌握得扎实的地方和薄弱的地方,是不是抓住重点了,不但省力,而且更能摸清学情,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2.2学生展现自我,积极踊跃

以往老师总抱怨说:“学生不好管,光玩手机。”那么我们将舞台交给学生,情况就可能大不一样。其实九零后的学生,相比于我们那个年代更敢说敢做,更有表现欲,那么老师就不要强占着讲台,逼着学生“满堂灌”了。在全班交流环节,学生们展示亮点,学生们提问,学生们解答,学生由观众变成主角,热情高涨,都想表现自我,都想争取更多的经验值,在课堂上居然出现同学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这在以往是难以奢望的。

2.3蓝墨云班,课堂“利器”

学生学习不能靠劝,而要靠抓、靠管。我听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讲课,他的授课可谓是精彩,但总有课堂上不学、玩手机的学生,这位老教授于是免不了苦口婆心地讲父母的不易,劝他们好好学,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对于学生,唯有将其的一举一动与其分数挂钩,才能形成控制住他们的“紧箍咒”。蓝墨云班课就是这样一款实现活动与分数挂钩的充满神奇、充满乐趣的课堂“利器”,在这个软件中有查阅资源、签到、测验、小组任务等若干模块,每次完成一个模块的任务,就有经验值的奖励,而最终成绩是与经验值挂钩的。有了这个“紧箍咒”,能轻易做到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2.4过程管理,拉近师生

使用蓝墨云班课后,学生可以课下随时随地看资料或上传作业,老师也可以在任意方便的时间场合批改作业,这就等于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课下要通知学生的事情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通知,不光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建立了思想感情上的联系,让学生觉得老师随时就在身边,时刻关注着他,这样无形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蓝墨云班课心得

最后谈谈使用蓝墨云班课的一点体会。蓝墨云班课再精彩、再绚烂,最终也是一种手段,要想让课堂真正“出彩”,吸引学生,一定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那么课前写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准备,体现了一节课的思路,教案里应明确写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哪些环节,每一环节的用时等等。尽管教案可能之前写过,但每一次教学,对于新学生、新学情,还是应该再理一遍,再写一遍比较好。只有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才能流畅出彩,最后形成如下的良性循环,如图所示。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qhd135kt2018242)。

参考文献

[1] 郭英剑.人大教授:未来是数字化学习的天下[N].中国科学报,2018-07-24.

[2]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 5-10.

[3] 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17-118.

[4] 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遼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653-658.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