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危机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

发布时间:2020-11-09 阅读数:349

曾帝带

摘 要 现在的学生因缺少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导致了诸多不良的心理问题。本文章从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出发,综合危机教育措施,呼吁从小就应注重对幼儿进行危机教育,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对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危机教育 危机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案例 1: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前,一个小女孩在海滩玩着沙子,她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她突然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海嘯知识。一旦遇上这种迹象,说明要有海啸发生。她立即告诉了母亲。小女孩的母亲聪慧而理性,当她听完孩子的叙述之后,立即和海滩的工作人员,火速让海滩上的一百多名游客撤离到安全地带。就在游客离开海滩不到几分钟,十几米高的海浪突然朝岸边袭来。万幸的是因为有了小女孩,这个海滩成为这场海啸少数几个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海滩之一。

案例2:重庆一位小学生在游了綦江彩虹桥后,写了一篇作文,作文中说:“桥上都是裂痕,车子经过的时候,整座桥在摇晃,我觉得这座桥马上要倒塌了……”孩子的妈妈看后批评了孩子:“这大桥是城市的骄傲,怎么能这样写呢?”但时过不久,彩虹桥整体倒塌,40人遇难……

外国的妈妈相信孩子所看见的,使一百多人避免了灾难;中国的妈妈却轻易地否定了孩子,而灾难却证实了孩子所说是对的。两国之间为何会有这么悬殊的教育差距呢?关键是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育理念也不同。那么目前我国学校危机教育开展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窥见一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和想像力的四项测试中,冒险性得分最低。而另一项调查发现,胆小已成为当今小学生最突出的缺点,大约有31.2%的小学生承认这一点。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不可否认,青少年在遇到应激事件的时候,缺乏正确处理危机事件的技能,是导致他们采取极端行为的一个原因。

上面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学校开展危机教育的现状:危机教育在学校仍然是一片空白,学生因缺少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导致了诸多的不良问题。因此我们呼吁中国孩子的教育者应该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小开始就注重对幼儿进行危机教育,并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1“危机”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危机环境下的教育,培养个人抗挫折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堪当大事的品格,以适应社会的挑战和压力。社会、人生,危机无处不在。隐性危机给人压迫感,教育可使此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显性危机可能是契机,教育帮助人走出危机,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和意志。

(2)“危机”教育它可以培养人真正的自信。现在教育实践颇流行“成功教育”,但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对挫折的回避,然而真正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不能回避挫折和危机的。因为真正成功只有从挫折中走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心也只有经历挑战后而获得。

(3)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可看出,人往往在危机中才能悟出许多平时悟不出来的道理。而过去教育往往忽视了危机的存在,从而错失许多教育的好时机。教育抓住这样机会,一定能显示出非凡的价值。

(4)危机教育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常常表现了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当集体产生危机时,最容易激发人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育适时地加以指导,真正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也许因此而形成。

(5)危机教育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社会危机与人民的爱国心、责任感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出现不少显性的社会危机,教育应激发小朋友的爱国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教会他们从小“学会负责”。

既然危机教育对人的自我形成和发展具有有益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应该有意识地去触发危机呢?回答是否定的。危机总是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但不能因为危机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促使它产生,也不能因为其危害性而去抑制它,不让其出现。教师要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小朋友对危机的本质及其对生活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不能用安慰性的掩饰来降低危机的严重性,必须帮助小朋友明确危机的含义,并全力承担责任,不回避危机,直到危机得到圆满的解决。那么怎么对幼儿进行“危机教育”呢?

2“危机教育”的措施

2.1培养危机意识

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勇敢地面对危机,才能化危机为动力。可见,帮助小朋友正确认识危机是开展危机教育的前提。人的生命发展并不是一种稳定的持续状态,而总有各种各样的非连续现象会打断生命发展的正常进程,使其呈现连续与非连续形式的统一。而危机则是造成生命非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影响生命的发展历程,使其发生转向。因此,对小朋友来说,更需要对生命发展的实质及其危机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小朋友“灌输”危机意识,使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危机在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只要人生活下去,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虽然危机会中断正常连续的生活过程,甚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和灾难,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危机的威胁,就能够获得生命发展的新起点,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成长的机会,当人们能够认识危机,战胜危机时,心理就会更加成熟,就能够拥有更大的信心和能力来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经常提醒和教育小朋友要有对待危机的良好心态。通过教育使小朋友面对危机首先能够做到临危不惧,时刻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同时还要有坚定的信心,以诚实与科学的态度,主动地去适应和解决危机;而不是怨天尤人,消极躲避,被危机吓倒。

2.2根据孩子的年龄去设计危机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

(1)对2-3岁的孩子进行危机教育,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事不能做,比如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离开家长或群体跟陌生人走等等,3周岁以下的孩子,最有必要的危机教育内容是迷路走失时如何处理。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尽早地让他们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长的电话。中班以上的孩子,危机教育可以适当强调一些处理方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抵抗危机的能力也会增强,教育的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如何自救等,如:教给幼儿一些地震先兆的常识,并学会如何逃生、自救。

(2)情境表演是比较适合的教育方法。

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在媒体上报道的危机事件是屡见不鲜的,这些具体直观的事实容易激起幼儿的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老师家长也可以真实模拟几个场景,比如在商场里故意离开孩子的视线,看看孩子的反应;在教室里模拟火灾现场,让孩子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碰到情况时沉着应对、随机应变、机智勇敢,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来缓解危机。对于被拐卖等危机,老师家长首先要把好安全关,防微杜渐,并且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当你真正陷入这场危机,哭闹根本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救当前的危机,并有意识地模拟教育。通过利用危机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较多的危机经验,增强幼儿的承受和解决危机的能力。而且幼儿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一定的应付危机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可以为以后遇到类似的危机作好准备。

②发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幼儿战胜危机是利用危机情境,开展危机教育的一种方式。教师如能适时向幼儿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危机的榜样能有助于加深幼儿对危机的认识,使他们体会到危机能磨砺人、造就人,从而激起他们内在的上进心,进而转化为战胜危机的信心、勇气和动力。对幼儿进行危机榜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人战胜危机的典型事例;二是身边战胜危机的范例。对于小孩身边的榜样,尤其是同龄人战胜危机的事例教师要积极加以宣传和推广,因为小孩身边发生的事情是可望又可及的,对幼儿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

2.3通过学科渗透与心理咨询相结合来开展危机教育

学科渗透危机教育是指将危机教育渗透在幼儿园各门课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种危机情境,经常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增强危机认识和解决的能力。通过渗透式教育,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危机经验,逐步培养其正确的危机认知和良好的对付危机能力。这种危机教育形式过程自然、容易为幼儿接受,危机教育效果稳定而持久。另一种形式是心理咨询的方式。心理咨询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宣泄场所,更重要的是能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摆脱心理困扰,维护心理健康。人们在遇到危机时,常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严重的会造成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咨询部门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的心理问题进行排解,疏导不良情绪,使幼儿走出危机的阴影。同时心理咨询部门还可以开设有关危机教育方面的课程,使幼儿系统地了解有关知识,增强应付危机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无处不在,压力无处不在,危机无处不在,只有从小对幼儿进行危机教育,才能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伟.博尔诺夫的危机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9(12).

[2] 加強幼儿园危机教育,提高幼儿生存能力[DB/OL].http://www.qikan.com.cn /ArticlePart.aspxtitleid=gdjy20080804.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