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

发布时间:2020-11-17 阅读数:376

孟秋花

摘 要 在数字信息时代诞生了大量的新媒体,其凭借生动性、趣味性、丰富性以及碎片性被教育界所采用。在高职德育工作中,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新媒体谓之“新瓶”,传统文化谓之“老酒”,新瓶装老酒未尝不是一种创新。本论文针对高职德育工作有关的新媒体和知识渗透两个关键词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职德育工作传统文化融入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职德育 传统文化 教育改革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正如论题“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考”,就决定了本论文的主要重点在于,传统文化如何通过新媒体来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又是如何具体展开,实现和学校环境的融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基本上也就找到了论题的答案。

1高职院校的新媒体建设

新媒体其实指的是一种环境,其由数字媒体组成,对人的视听产生综合影响。比如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数字刊物、社交媒体。这些媒体都是随着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成熟而出现的,与传统媒体来讲其具有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媒体管理者和读者的互动性,然后是媒体本身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丰富性和碎片性。生动性指的是新媒体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甚至于音频等,使得信息得到多方面的体现和挖掘,满足了信息传播的完整需求,使得观众读者对信息能够了解更深入;趣味性则是传播的参与度,每个人制造新闻并传播新闻,这是与传统新闻媒体有着本质区别;丰富性指的是数字媒体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医学政治无所不有;碎片性则是指的数字媒体具有将完整信息切割成若干单位,这些单位彼此相连,方便读者观众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信息。数字媒体碎片性影响到了受众的生活方式,反过来后者形成的碎片阅读习惯又对新媒体的碎片性有了积极的促进。高职院校的新媒体建设必须在了解数字媒体的特点之下进行,主要包括了院校官网、博客、微博、微信、QQ、校内数字教学系统等等。这些数字媒体对应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德育工作的传统文化渗透提供了可能。正如笔者所说的碎片性,可以将传统文化切割成一系列,分别在不同的数字媒体中体现,让学生目之所视、耳之所闻都存在传统文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树立学生高超的思想架构。

2高职德育工作和新媒体

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德育工作中,通过院校新媒体向学生不断地渗透,实现这个目的,首先要明确院校媒体系统,根据系统特性有的放矢。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媒体主要分为:自媒体、教学媒体、硬环境媒体(大型显示屏)、电子阅读媒体。此部分主要讨论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四种媒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

2.1自媒体的综合利用

自媒体主要包括校方的官网、论坛、社区、博客、微博、微信、QQ等等。自媒体具有的最大特色就是内容发送的随时随机性。为了使自媒体成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基地,可以考虑在校方官网上开辟传统文化板块,方便学生进入官网选择阅读;社区中也可以专门开通古诗天地、水墨丹青、剪纸艺术等传统文化板块,让校内传统文化爱好者对号入座。其中微信的功能最为强大,排版也最具美感,其中可以每天发送传统文化内容,从神话传说到诗词歌赋,从民风民俗到非遗文化遗产,从中医中药到宗教养生。当然鉴于目前社会相关文章雷同性高的现实,需要对文章千锤百炼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此才能吸引人点击收藏。自媒体的综合利用和现如今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得到普及有关,硬件的实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院校自媒体拥有较高的点击率和收藏率,是保证传统渗透的关键,而这需要进行良好的运行策划。首先利用校内通知的连带性,来提升传统文化内容的连带阅读。具体操作中,但凡有通知便第一时间将其发送到自媒体中,这些通知和学生学习生活有着紧密關联,因此拥有很高的阅读率,此时在通知文章末端推送传统文化文章链接,便实现了连带阅读。其次,自媒体间的内容推送,实现自媒体交叉,引导阅读,实现媒体间粉丝的彼此转化。再次,有奖阅读,奖品可以为高职院校读书馆传统文化书籍免费阅读等具体内容,实现了网络和地面的对接。

2.2教学媒体的利用

教学媒体主要指的是德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例如投影技术、视频技术等等,激活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课程当中,德育教师要拥有强大的课件制作能力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独特魅力来引导学生学习,并充分地利用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地推出辩论等活动,来讨论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部分的深刻认知。在整个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部分,起到的是衔接作用,实现教学资源的衔接,教学方案的衔接。

2.3校内硬环境新媒体利用

这类新媒体指的是校园内的广播、大型LED显示屏、集体餐厅放映屏等等。现阶段很多院校拥有数字广播系统,其中利用数字技术来控制内容比如歌曲、相声、曲艺等等有声作品。建议在作品选择中有机地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比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全校征集良好的传统诗词歌赋作品,传统节日浅谈等文学小品,以这样的形式激活了校园传统文化学习热潮,使得数字广播成为一种展示平台,发挥新媒体的文化宣传以及学习导向作用。大型的LED则是存在于校园当中的大型室外电视,可以作为一个打造学校传统文化范围的硬性传播点,每天滚动出现各种传统文化,比如成语典故、寓言故事,更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打造出具体的校园文化,来不断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思想。

2.4电子阅读媒体以及云平台

高职院校积极地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器,方便学生下载各种资源,主要有校报、校刊、文学典籍等等。在校报校刊中积极地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云平台则是专门购买属于自己的账号上传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方便学生下载使用。

3高职德育工作新媒体传统文化渗透的一些思考

3.1如何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德育工作按计划展开,传统文化也通过新媒体予以传播,但是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低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第一,学生不能正视传统文化的作用,认为传统即无用;第二,新媒体反复推送使学生见怪不怪,不再新鲜,只是将新媒体当成了一种风景;第三,高职院校不能充分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激励学生来学习传统文化,并能让传统文化作用于思想,使其拥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多种途径,首先树立学习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学习;其次,推出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比赛,从而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讨论;再次,结合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激励,如前文所述将奖品设置成为校内其他资源的免费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3.2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也就是如何让传统文化正面价值得到显化,让学生因此而认为其很重要。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整体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要让学生知道“存在即是价值”,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整体环境,中国化已经得到世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积极回应,作为中国人还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同于自我限制,缩小了自己未来社会生存的圈子,自我设限终将会获得恶果。另外就是积极地联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从而端正学生的认知。

3.3传统文化和新媒体的结合手段

很多高职院校认为新媒体在传统文化的灌输上拥有积极作用,只是不知如何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提升相关的策划能力,从排版到内容,从发送到地面活动的综合,是一个从网络到现实的有机回路。在文章中有具体的地面活动信息,在活动信息中又有具体新媒体的动态,实现二者呼应。比如微信文章中关于“孝”文化内容,除了上传良好的文章,还要于地面上進行相关活动,这种网上网下的关联,培养了学生全新的阅读模式,也就使得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得以达成。

4总结

简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必须生活化,让存在于不同位置的新媒体都能够积极地呈现传统文化,并能让这种新媒体阅读和地面活动链接,最终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够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赵梦影.论高职院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J]. 职教论坛,2014(20):93-96.

[2] 熊淑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德育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20-22.

[3] 陈金生.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4):43-45.

[4] 仲文婷,周树会,马千珉.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81-84.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