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阅读数:320

刘锦兴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生产对职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及需求不断提高,为深入贯彻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提高人才培育水平,职业教育应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企业对学校教学过程的参与,实现教学过程与产业需要之间的衔接、教学标准与职业要求之间的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之间的衔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教学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学实践过程,使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更加合理。本文介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学徒制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育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职业技能传授为主,即通俗的“手把手”教学。“学徒制”一词出現于13世纪前后,但是在此之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过学徒制这一教学模式。学徒制是学校教学与岗位培训紧密结合的一种面向市场就业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学徒制更加注重与企业合作培训及联合招生,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实现学工交替、实岗育人。

1学徒制的现状研究

1.1为什么要开展现代学徒制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和作、学工结合、知行合一。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加快我国生产进步,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学工交替的教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推广在持续进行,但由于在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并且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学徒制的推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多数校企合作教学都是建立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往往会出现政府及学校热情高涨,积极的开展学徒制,但企业与学生却态度冷淡的现象。所以为了进一步探索学徒制培养模式,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对接,同时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要,大力发展学徒制教育模式。

1.2政府及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

我国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技术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从中国制造的兴起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科技革命始终在进行,为了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教育的改革是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之一。人才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关键,而教育是国家的根基,技术革新对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推动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改革。各中高职院校作为教学主体积极相应,希望与企业达成共识,建立合作育人的培养方案,通过学徒制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推进学工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技能水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及职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

1.3企业与学生面对现代学徒制的热情不足

相比于政府与学校,另外两个学徒制的参与主体——企业与学生,在面对学徒制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表现的热情不足。由于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首要考虑经济效益,考虑到用人需求及人才来源的问题,参与热情远比不上高校。许多企业面对学徒制时会考虑首先,在于中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出的毕业生的实际生产能力还不能胜任岗位要求,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标准,实习期较长,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与企业追求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相违背;其次,企业作为学徒制的另一教学主体,在培养过程中常与中高职院校产生分歧,在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学校教育作为主体,企业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培养方式无法实现企业愿望;第三,企业在员工调用时希望员工具有成熟的工作经验,随时可以调用,但校企合作的学徒制教育模式中,人才培养周期为三年,但无法保证学生毕业后一定留在企业,易造成人才流失。而学生在面对学徒制时,会考虑企业满意度、就业前景及就业选择等问题,许多学生不想过早失去就业选择权,所以导致学生对学徒制的参与热情不高。

2学徒制的问题分析

2.1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彻底

在现阶段的教学体制之下,许多中高职院校尝试对机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机电技术应用的教材进行了改变,甚至采用新的教材,但是大多数改革只处于形式上的革新,并没有真正落实,导致大部分中高职院校对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彻底。许多中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仍然采用陈旧的方式,没有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专业要求,导致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中高职院校没有把握正确的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正确培养模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电技术应用是内容不断革新,对学校教育及教师的技能要求产生巨大压力。

2.2机电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明确

在许多中高职院校的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明确,而学徒制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不是以学校教学为核心,许多中高职院校不明确线代学徒制课程与由于中高职院校自身课程之间的差别,甚至将学徒制教育当做对机电技术应用课程的实践内容,将学徒制当做一种企业实践,不能正视学徒制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忽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综合素质的培育,导致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变成单一的教育方式。学徒制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教育模式,企业对学生的教育及实践十分必要,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基础的理论内容,如果仅仅将学徒制当做短期实习或企业参观,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社会生产相脱节。

2.3师资力量及教学能力的不足

在我国中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存在断层现象,加上由于缺乏健全的体系支撑,造成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均衡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指导时,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经验,否则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甚至有些中高职院校为满足岗位需求,在招聘教师时没有严格把关,放低教师招聘的门槛,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水平不过关的情况。

3学徒制研究结果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3.1指定协同育人计划,形成三方教学主体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联合与人计划,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学校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并完成理论基础考核,企业则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及技能实操锻炼,由师傅一对一指导教学,并且学校共同制定考核计划,从而实现学徒制理论与操作、课程与培训相结合的培育模式。企业与学校应签订校企联合招工协议,同时企业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3.2建立保障机制,推进教学改革

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的指导下,更加明确了学徒制的教学方向及教育理念,丰富了学生的教育经历,同时改善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借鉴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手段,采用作业可视化,在培训过程中突凸显可视化与作业化,达到作业流程、作业指导、作业记录及作业规范均可视化指导,推动作业流程化及规范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就业,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坚持学学工结合、知行合一,引导各行各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和谐局面,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及办学实力,为技术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3重视职业素养,尊重个性发展

由于基础及能的上的差异,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較大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兴趣爱好选择各类拓展活动,例如创新项目、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帮助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及学习成绩的同时应时而关注学生的心理,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督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4总结

在当前社会前景下,各中高职院校积极试行现代学徒制,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及校企合作教育的要求,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介绍了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符合技术发展需要,学校应紧盯技术发展趋势,同时为学生打牢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共建专业技能训练基地与实训中心,实现校企协同培育,将企业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优秀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朋,张艳芬,刘旭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03):40-43.

[2] 徐锋.现代学徒制视野下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55-58.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