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课题博览]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30 阅读数:365

李亚 乔启成 徐潇 徐晨伟 佘德琴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区域产业经济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必不可少,对科研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狀进行调研,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不足,指出了发展信息化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对策等。

关键词:信息化;科研管理;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03C-0105-04

随着新技术快速更新应用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跨界性、创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对科研成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科研成果旨在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广泛利用,科研成果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高质高效高信息化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高职院校在传统科研管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社会各个领域,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意识早已萌发,但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和使用状况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信息化能力训练,信息化水平不一,要想全面推进科研信息化管理仍需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科研工作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理念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都有不同种类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还刚刚起步,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水平和普及力度都很不到位。归根结底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科研成果以往不作为高职院校各项建设的考核指标,所以各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不重视。另一方面,原来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缺乏科研能力,科研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教师因为科研管理系统的繁琐、不够人性化等原因抗拒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登陆系统更新自己的科研成果,造成平台数据老旧,造成了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滞后。

(二)科研系统覆盖面窄,信息化建设的全局统领性不强

高职院校每年都要进行各类数据采集,其中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全校员工年终绩效考核、教职工职称评定等工作都需要相关科研数据的支撑。因此,与科研相关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信息资源整合,涉及人事、教务、科研、学工、团委等多个部门信息,然而,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很少能够做到互联互通,需要数据时都是东拼西凑,到处收集,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不够,缺少总体把控,这也为全校范围的数据共享制造了障碍。

(三)科研管理模式陈旧,动态管理机制不完善

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通过校园网、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发布通知文件、共享各类资源;用Excel表格来统计管理科研经费、考核中期结题成果等,花大量的精力做一些原本可以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职能部门管理功能被削弱。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科研项目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加,传统的管理方法早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趋势,管理水平效率低下必将影响学校高水平建设的步伐。同时,随着学校的发展与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也尤为重要。科研人员的状态、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果取得情况、成员组成变化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都需要及时记录与更新,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和实效性。

(四)科研激励机制陈旧,对参与教师的普适性不强

大多高职院校对取得科研成果的老师进行精神或物质奖励,奖励的方式方法没有新意。科研管理人员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没有深入思考制定怎样的管理激励机制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师。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现实诉求

(一)科研管理人员素质高,创新意识强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日新月异,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专业老师和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稳步提升。高职院校中科研管理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一般都较高,要求了解各种科研项目申报验收等要求,并且能对相关老师做指导性工作。为了做好科研管理和为师生服务工作,管理人员将工作规范化和系统化,要求大家主动了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工作中去。目前,各大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都有一套管理系统,辅助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强,对科研管理系统有一定要求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型、国际视野型”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这就要求老师接触新兴事物、了解新兴产业、掌握新兴技术。近年来,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新进教师为硕士以上学历,也有不少要求博士学历,这就大大促进了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从各大企业引进高级专业技术型人才,此类人才掌握一些高新技能,也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对接新产业,培养新型人才的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希望能有一套优良的管理系统、管理理念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要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教师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管理部门服务能力、促进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对高职院校提高科研能力、推动产学研融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科研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科研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队伍涉及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管理人员、科研平台系统维护人员等的各类信息;(2)科研项目涉及项目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归档整理等,同时还涉及项目级别、类别、经费使用、服务社会能力等;(3)科研成果更是种类繁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科研管理事项,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出现疏忽纰漏,对每一个事项难以做到系统精细化管理。为了实现科研各要素既独立又相互关联,需要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去,从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传统管理所产生的误差,高效推进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

(二)提升科技成果统计效率

科技成果是每年计算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业绩、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工作的重要考量对象,这关乎全校老师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政府考核學校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科研工作统计要求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科研成果统计的口径较多,以横向课题为例,不仅存在不同企业不同资金来源的划分与界定,还存在课题组内成员贡献力不一样,成果的分配等问题。依靠传统的人工统计方式,不仅要跟申报人沟通,也要联系合作企业,查阅各种政策文件、校企合作合同等,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只需校企双方负责人将信息录入系统,统计时选取不同字段、设定不同要求,便可对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得到准确的统计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高科研决策的科学性

信息化背景下科研管理系统的使用能提高搜集科研人才队伍、科研项目情况等信息的效率,从而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决策依据,学校在科研管理与决策过程中可以获得精准的信息支撑和客观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海量的科研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能大大提升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决策的科学性。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提升方法

(一)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的构建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校领导到科研管理人员必须摒弃陈旧的理念,优先考虑把科研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信息化管理范畴。第一,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做到积极协调沟通校内各部门的工作,保障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学校总体信息化建设同向同行。第二,科研管理人员加强对信息化建设政策学习,将科研信息化方法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实现各类科研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第三,科研管理人员应当有创新精神,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科研人员应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在填写数据时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

(二)优化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满足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需求。首先,操作系统要简便易懂。科研人员在录入科研信息时方便快捷,科研管理人员在审核和统计时易于操作,能快速汇总科研队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等信息。其次,实现校内各类系统数据相互对接。共享科研管理系统中科研人员信息的变更、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考核结果的统计等,要求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能与学校教务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的数据进行互通对接。该功能的实现需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是数据能否在不同系统里进行查询提取,二是数据能否安全有效地进行传输。再次,统计汇总功能。教育部、省教育厅每年会对高校进行各类数据统计,其中科研成果数据是重要统计对象,类型广泛,时间跨度大,用传统的方式去填报统计报表可能会有遗漏出错,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科研管理系统设计该功能时,既要考虑指标体系的适配,也要适应科研人员的操作习惯,简化操作步骤。

(三)夯实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

高职院校科研基础数据通常存在不全和不准两个问题,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建成一套覆盖面广、操作性强的新系统。新系统要求涵盖科研工作所涉及的基础数据,比如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场所平台、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信息。这些基础数据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应确保其准确性和实效性。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数据审核和数据更新,确保科研数据既能满足科研日常管理的需要,又能为各个部门的决策评审提供可靠的凭证。

(四)提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率

科研信息系统的使用率体现了科研管理系统的完备性及数据的准确性。高职院校在年度教职工绩效考核、职工职称评审、人才培养数据申报等方面会用到科研数据,这些都是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教师在录入相关科研内容时会更加认真仔细;校院各层面在规划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时也可从科研系统中快速准确提取相关的科研数据,从而减少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管理和决策效率。提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力争把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成“巨大的宝库”,为科研人员管理、学院各项建设,学校多方决策提供必备的信息与支持。

五、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大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首先要求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谋划,同时也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合作;科研系统功能需要不断完善,数据信息也应及时补充。不断加强科研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切实提升科研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忘创新与实践精神,将颗粒化数据转化为系统的完整的科研信息和资源,为学校科研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实现为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型、国际视野性”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淑彦.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33).

[2]朱千波,陈国钧,佘德琴,等.基于“科研银行”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 2015(11).

[3]梅耀敏.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陈钱允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