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zksd@zksdzzs.com
  • 在线编辑QQ:197124493
智库时代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智库时代》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609

国内统一刊号:CN14-1391/D

邮发代号:22-570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zksd@zksdzzs.com

在线编辑QQ :197124493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低碳科研"硬核"成果助力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20/06/06 阅读数:534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讯(记者 任朝霞)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助力人工垃圾分类,餐余垃圾能源化系统将垃圾变身“充电宝”,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炼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了解到,该校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的三个研究团队带来“硬核”科研成果,让生活垃圾变成了多样化资源。

在低碳学院的实验室里,一个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正在对传送带上的纸类、塑料、玻璃等多种材质的可回收垃圾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分拣放入对应的收集器内。“有效分拣率可达95%,最高分拣速度5400次/小时,工作时间24小时/天。生产线上每套设备布置2个机械手,相当于替代了54个分拣工人的工作量。” 该项目负责人李佳副教授介绍说,这款机器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目前已进入产学研技术推广阶段,团队将与国内环保头部企业对接合作与共同开发,使之更快进入市场应用。

在低碳学院食堂附近,有机废物资源化研究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研发的分布式餐厨垃圾能源化系统正在这里试运行,重量为40kg的餐厨垃圾在投入系统内的厌氧消化罐后,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随后转化为电力和热力,其输出的电能大约可供1000台手机充电。“厌氧消化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有机废物和城镇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产生更多的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实现废弃处理的同时,最小化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次污染,将线性经济的概念转变为循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城市模式。”该项目负责人张景新副教授告诉记者。

学院陈熙课题组则把变废为宝的目光放在了吃剩的虾蟹壳上,该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颜宁课题组合作,成功开创了一种温和无污染的新技术来处理虾蟹壳垃圾。整个过程只使用了二氧化碳和水两种试剂,几乎没有污染物产生,传统工艺减少碳排量80%,总体成本约为传统工艺的一半。“有了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绿色技术后,就可以着手开发利用甲壳素制备重要化学品的技术。”陈熙说,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不久后将进行中试研究,海洋废弃虾蟹壳有望像石化资源一样,成为一种可制备多种化学品的平台资源,为未来含氮化学品的制备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


编辑整理:智库时代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zswkzz.com